沈阳鸿宇科技有限公司

首届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在南京召开

发布时间:2020-01-06 文章来源:鸿宇科技 浏览次数:2090

  北京时间12月7日,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(以下简称“工信部”)和江苏省共同主办的2016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在南京举办。在当天上午举行的“智能制造合作发展高峰论坛”上,工信部发布了国家《智能制造“十三五”发展规划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,明确了“十三五”期间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指导思想、目标和重点任务。同时,中国《智能制造发展规划(2016-2020年)》正式发布,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现场致辞。辛国斌对中国智能制造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,并对加强国际合作、促进企业交流、注重人才培养等提出了建议。

北京时间12月7日,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(以下简称“工信部”)和江苏省共同主办的2016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在南京举办。在当天上午举行的“智能制造合作发展高峰论坛”上,工信部发布了国家《智能制造“十三五”发展规划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,明确了“十三五”期间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指导思想、目标和重点任务。同时,中国《智能制造发展规划(2016-2020年)》正式发布,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现场致辞。辛国斌对中国智能制造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,并对加强国际合作、促进企业交流、注重人才培养等提出了建议。


辛国斌表示,智能制造是当前的世界热点,无论是制造业发达国家,还是发展中国家,都纷纷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智能制造发展的战略举措,形成了集政府、行业组织、企业联盟为一体的系统推进格局,美国制定先进制造伙伴计划,德国实施工业4.0,法国推动新工业计划,都将智能制造作为产业发展和变革的重要方向。各国都希望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、融合创新,夯实本国的制造业发展基础,塑造制造业的新优势。


改革开放以来,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,2010年中国成为制造业世界第一大国,已经建成世界上门类最为齐全的现代制造业体系,但中国制造业在发展质量、创新能力、品牌塑造方面,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,大而不强的问题一直是急需破解的瓶颈。近年来,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,经济增速换档、结构调整阵痛、增加动能转换等困难相互交织,制造业下行压力加大,投入增速降到多年最低点,出口下降态势也在延续,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,产能过剩问题突出,必须顺应全球制造业发展趋势,把推进智能制造作为培育中国制造业增长的新动力。提高生产效率和发展质量,重塑竞争新优势的重要举措。


2015年5月发布的《中国制造2025》中已明确将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,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也明确提出,要加快发展新型制造业,实施智能制造工程,培育扩大新型智能制造模式,加快制造业新旧之间转换,夯实实体经济根基,推动中国制造强国建设。近年来,中国从顶层积极谋划智能制造发展路径、系统推进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、持续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、推进智能制造联盟建设、加强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了积极的工作。


辛国斌指出,机遇共享,合作共赢,开放带来进步,封闭导致落后,这是世界,也是中国几十年实践证明的一条重要经验。期待大家在深化交流合作、拓展重点领域合作、加强标准化合作、开展试点示范经验交流、加强人才培训交流等五个方面,进一步加强联系,深化合作,共同促进制造业发展。


“推进智能制造能够有效地缩短产品的研制周期,提高生产效率、产品质量,降低运营成本和资源能源消耗,加快发展智能制造,对于提高制造业供应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,对于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动能,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”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司长李东如是说。


为了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纲要和“中国制造2025”,工业和信息化部、财政部联合组织相关单位和专家,通过大量的研究和调研,在充分听取了专家、行业协会、重点企业和各地方的主管部门的意见基础上,编制完成了智能制造发展规划。


李东表示,《规划》提出智能制造发展的指导思想是: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、四中、五中全会精神,牢固树立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发展理念,全面落实《中国制造2025》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部署,将发展智能制造作为长期坚持的战略任务,分类分层指导,分行业、分步骤持续推进,“十三五”期间同步实施数字化制造普及、智能化制造示范引领,以构建新型制造体系为目标,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为重要抓手,着力提升关键技术装备安全可控能力,着力增强基础支撑能力,着力提升集成应用水平,着力探索培育新模式,着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,为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、打造我国制造业竞争新优势、建设制造强国奠定扎实的基础。


《规划》提出,2025年前,推进智能制造实施“两步走”战略:第一步,到2020年,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和支撑能力明显增强,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,有条件、有基础的重点产业智能转型取得明显进展;第二步,到2025年,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基本建立,重点产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。


《规划》还提出了十大重点任务:一是加快智能制造装备发展,攻克关键技术装备,提高质量和可靠性,推进在重点领域的集成应用;二是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创新,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,布局和积累一批核心知识产权;三是建设智能制造标准体系,开展标准研究与试验验证,加快标准制修订和推广应用;四是构筑工业互联网基础,研发新型工业网络设备与系统、信息安全软硬件产品,构建试验验证平台,建立健全风险评估、检查和信息共享机制;五是加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推广力度,开展智能制造新模式试点示范,遴选智能制造标杆企业,不断总结经验和模式,在相关行业移植、推广;六是推动重点领域智能转型,在《中国制造2025》十大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数字化车间/智能工厂,在传统制造业推广应用数字化技术、系统集成技术、智能制造装备;七是促进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,引导中小企业推进自动化改造,建设云制造平台和服务平台;八是培育智能制造生态体系,加快培育一批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,大力发展龙头企业集团,做优做强一批“专精特”配套企业;九是推进区域智能制造协同发展,推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建设,加强基于互联网的区域间智能制造资源协同;十是打造智能制造人才队伍,健全人才培养机制,加强智能制造人才培训,建设智能制造实训基地,构建多层次的人才队伍。


“推进智能制造工作任重道远,需要我们共同努力,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,要充分调动企业的内生动力,以扎实的成效,推动智能制造加快发展,为促进制造业实现由大变强做出更大的贡献。”李东说。